
天衣无缝
洪公均生有言:“天衣无缝,针线泯迹。”原来只是想当然地泛泛地去理解,认为是比喻太极高人的水平毫无缺陷,对“针线泯迹”的意思也居然没有深想,只猜测是在比喻技术不为人所察觉。近日听了陈中华大师一席话,才明白这句话是有具体指向的。 我们都知道,实用拳法有“不动前边,动后边”的规矩。推手的时候,咱们的手跟对方合上以后(除了变招)手就不要动了,而要快速调节自己的肘、肩、背、胯、膝、足等,使周身的结构符合自己所采用技术的要求。这些调节包括拉开关节、肌肉和筋腱等软组织,包括腰裆的变化,也包括脚上的辗转甚至移动。天衣无缝的意思是,在以上种种调节的时候要完美地连续衔接,不能让任何一个动作环节没有接续好而出现缝隙(或者叫“空档”)。 “天衣无缝”来源于神话传说。神话中仙女的衣服是整的,用不着缝制,当然也就不必用针线缝合的缝儿。太极人不是仙女,咱们并没有本来就没缝儿的“天衣”,只好用动作当作针线,用动作的完美接续和弥合,做到针线“无迹”。 具体点儿说,咱们在前边的部位做完动作的时候立即以后边一个动作接续上,也就是把前边的动作完成时及时地拿后边的动作接续弥合上,使前后动

Chen FaKe and Hong Jun Sheng’s Practical Method
As a practitioner of Chen style Taijiquan Practical Method of Hong Junsheng, it is good to find a discussion about my grand teacher. I am also glad other fellow classma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gun to contribute to this topic. I think it is also healthy that practitioners of the different lineages of Chen Taijiquan sit down together and respectfully share their views. Chen style Taijiquan is defined by its principles, not its outward appearance. The history of our mart

陈发科和太极拳的高层次功夫
陈发科的背景: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陈长兴的父亲陈秉旺也是非常出名的太极拳家。陈长兴以保镖(护送货物的保镖)为业,经常来往河南、山东一带,山东的强盗对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时候,陈长兴在村里办武馆教学生。陈发科的祖父陈耕耘(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跟陈长兴学拳,也以保镖为业,曾参加战斗立战功。有一次他保镖至山东莱州府,降服了当地的大盗田尔旺,莱州的百姓出钱立碑纪念他。 一九00年左右,当时在山东省任官的袁世凯(后来任中国第一任总统)看到这碑,请了陈耕耘的儿子陈延熙(享年八十一岁)去教他的儿子们练拳,共教了六年。陈延熙就是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的太极拳功夫也非常好。陈发科曾讲给他的学生洪均生老师(一九O七~一九九六)听,当陈延熙去教袁世凯的儿子几年后回家,看到陈发科的太极拳功夫大有进步,非常高兴,走到院子中间,身穿皮袍马褂两手插在袖子里,叫他的子侄数人围攻他。众人一接触他的身,他略一转动,众人都纷纷跌地。当

长胜短
各位,久违了!博克上老没动静,十分抱歉! 在大青山多日,住房的宽带导线有毛病,愚下的电脑智商近乎弱智,以为是没插好接触不良,怎么插也上不了网,才知道是导线的事。还是陈中华大师给我拿来一根新线,才能上网。可是又赶上事多,没法踏踏实实地写点儿东西,直到回到北京才能跟各位聊天。 以前,咱们提过推手的时候有“长胜短”一说,今天就往开了多聊几句。 在这儿,“长、短”指的是双方各自的发力点到作用点的距离。“长胜短”说的是,在不用其它技术而且双方用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距离长一方的会把距离短的一方发出。 举例说,我后脚跟发力,前手推在对方前胸,这脚手之间的距离是一米五;对方也是后脚发力,前手推我,但后脚到前手的距离是一米;两者相较,对方出。 于是,为了取胜,就可以在不加大劲力的情况下,加长自己的距离。比如;对方推挤我,我一觉得抵不住,赶紧把后脚往后再撤半步,对方挤不动,就能合住人家了。 长短是相对而言的。上面说的是加长自家的距离的方法,这个方法连不练太极的人都知道,缩短对方的距离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对方推挤我,我不撤步而是前脚再向前上半步,不但加长了自己,而且缩